借智论坛启新程 科技赋能护“听”力 ——北京市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赴“2025年中国听力语言论坛”收获颇丰
北京市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自2001开展听障儿童康复工作以来,始终以个性化干预为核心,通过专业言语训练、助听设备适配指导等多元服务,助力孩子们突破沟通障碍。在实践中,多维度的听能管理、精度的康复评估、训练场景与生活相结合等,一直是我们探索的重点。带着对专业提升的需求,北京市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组织5名骨干工作人员,于2025年10月18日至19日赴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参加以“智启聆听·智助沟通”为主题的中国听力语言论坛。
图为中国听力语言论坛现场
本次论坛搭建了立体化交流平台,1个主论坛与3个专业分论坛汇聚医疗、康复、教育、科技多领域权威专家,40余位专家分享的前沿成果为我们带来了全方位启发。在技术应用层面,论坛展示的听觉脑干植入、基因治疗等技术突破,让我们对“让更多孩子听得见”有了新认知;而人工智能与康复领域的深度融合实践更令人振奋——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等机构的成果显示,AI已从“辅助工具”升级为“合作伙伴”,能精准赋能康复评估与干预,这为解决我们实操中的评估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在服务理念转型上,论坛提出的从“抢救性康复”到“全周期听力健康管理”、从“以听力残疾为中心”到“以听力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方向,为我们指明了工作升级的核心方向。专家强调的全年龄段覆盖、主动预防、多场景协同等服务模式,与我们深耕儿童康复、延伸服务链条的规划高度契合。此次参会,中心2篇论文成功入选海报交流环节,其研究内容获得在场同行的关注与认可,也让我们的实践经验得以在全国平台交流展示。

图为康复中心教师论文交流海报展示
会后,与会人员围绕论坛成果深入研讨,一致认为听力康复已迈入多学科综合发展新阶段。下一步,中心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积极推动创新技术落地:探索AI技术与康复训练的融合应用,借鉴3D沉浸式场景训练理念丰富干预形式。同时,我们将拓展服务维度,在聚焦听障儿童全面康复的基础上,逐步构建涵盖早期筛查、个性化干预、长期随访的全周期服务体系,把“智启聆听·智助沟通”的论坛目标转化为守护儿童听力健康的实际行动,为孩子们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康复服务。(李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