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何能成为时代的精神坐标丨第三届全国自强模范典型事迹
1985年,19岁的王永澄因意外双目失明,后考入河南盲人按摩学校,毕业后创办三明市首家盲人中医推拿保健所。多年来,王永澄致力于帮助残障群体:创办福建省海峡盲人按摩指导中心,免费培训6000余名盲人实现就业;作为十四届全国人大唯一的盲人代表,连续提交残疾人民生相关建议。此外,王永澄还代表中国,连任联合国世界盲联亚太区按摩委员会主席,他用近40年的奋斗经历诠释了“看不见世界却活出精彩人生”的信念。
侯晶晶在11岁时双下肢瘫痪,通过自学先后完成中学、专科及本科课程。1998年以总分第一考入南京师范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2004年成为我国首位“轮椅上的女博士”。留校任教后,侯晶晶主持国家级课题5项,在权威期刊发表百万字研究成果,首创英汉双语教学模式;广泛深入学校、福利院、少管所,指导青少年超10万人次。侯晶晶多年如一日攻坚克难、奋斗进取,写下一部生动的“励志教科书”。
丁晓兵,1983年入伍,1984年在执行侦察任务时为掩护战友,右臂被炸断,他忍受剧痛,翻山越岭4小时完成任务,荣立一等功。失去右臂后,丁晓兵坚持留在部队,用左手完成射击、单杠等高强度训练,军事科目考核多项优秀,带领连队多次立功。他总结“心理自我调节12法”等105条训练经验,帮助30余名基层战士考入军校。他以伤残之躯践行军人使命,被誉为“永不褪色的忠诚卫士”。
李端原为职业篮球运动员,曾两次入选国家青年男篮并获全国青年扣篮冠军。1996年因灭火器爆炸导致双目失明并失去右手食指第一节。他仅用15天掌握盲文基础知识,之后完成中医按摩专业课程。1998年,李端被选为残疾人运动员,在跳远、三级跳等项目中屡创佳绩:1999年在第七届远南运动会上获跳远金牌,2000年在悉尼残奥会上获三级跳银牌,2004年在雅典残奥会上以6.40米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夺冠,2008年在北京残奥会上再夺跳远金牌。李端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共获9金5银3铜,成为残奥会“四金王”。
王国胜患有先天性鸡胸驼背,虽然身有残疾,但他一直坚持奋斗。1993年借款2万元创办医疗器械厂,研发国产气管导管并填补国内空白。之后,他注册“驼人”商标,逐步将企业发展为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集团,产品出口几十个国家。他积极投身公益,累计捐款超亿元,在汶川地震、脱贫攻坚中践行企业责任,以自己的残疾之躯展现了民族企业家的责任与担当。
谭传华18岁时因自制雷管炸鱼意外失去右手,历经流浪、自杀未遂等磨难后,于1993年贷款20万元租用废弃养猪场创办木梳厂。初期产品滞销,但他始终坚持品质。1997年创立“谭木匠”品牌,融入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获多项专利。2009年,“谭木匠”在香港上市,成为全球首家木梳上市公司。作为残疾人企业家,谭传华推动公司吸纳大量残疾人员工,提供定制岗位与生活保障,帮助残疾人重获尊严。他以自己的创业经历彰显了“自助者天助”的精神内核,成为残疾人自强与社会责任的典范。
邰丽华,两岁时因高烧失聪。15岁进入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成为领舞演员。2005年,她领舞的《千手观音》在央视春晚震撼全国,之后多次在国内外重要活动参演,被誉为“全球六亿残疾人的形象大使”。邰丽华推动特殊艺术发展,成立中国残疾人艺术团附属学校,培养特殊艺术人才;设立“我的梦”和谐基金,为地震灾区及国际慈善项目捐款;在2025年总台春晚无障碍转播中担任艺术指导,帮助4000多万听障视障人士感受春晚。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特殊艺术的魅力。
王结13岁时因意外双目失明,自学盲文和中学课程,考入长春大学特教学院。在求学过程中,王结创下多项“第一”:中国首位盲人双硕士研究生、全球首位盲人SIYB创业培训教师资格获得者、首位通过全国统考晋升主任医师的盲人。1999年,王结创办“爱德盲人按摩诊所”及宁夏首家残疾人培训机构,累计培训7000余人次,帮助4000多名残疾人及下岗职工实现就业创业。他热心公益,为特困学员减免学费50余万元,多次为灾区捐款,并长期开展义务诊疗服务,在书写自己出彩人生的同时,也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秦百兰18岁因病高位截瘫,后学习中国传统绘画,专攻仕女题材,其作品《金陵十二钗》《李清照》等,展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传递真善美的精神追求。26年间,秦百兰赴美、俄、法、德等60余个国家举办个人画展,作品被30多个国家的博物馆及政要收藏,被赞誉为“美与友好的使者”。多年来,她还持续助力无障碍环境建设,生动地诠释了“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生命赞歌。
朱双六1991年因病导致双目失明,之后他自学盲文,并投身盲人信息无障碍技术研发。他主导开发了盲人计算机系统,帮助盲人操作电脑、上网及文字处理,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他还长期义务授课,足迹遍及全国多地盲校和培训机构,培养大批盲人电脑使用者,以科技点亮了盲人的“第二双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