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

学习交流之:AI如何帮助残疾人就业增收?这里正在这样做

文章来源:中国残疾人杂志社 发布日期:2025-08-19

四川省遂宁市残联探索以“融合+科技”为核心的残疾人就业帮扶模式,通过政府、社会组织、企业三方共建共管的融合机制,构建起涵盖人工智能服务、数智系统云上管理、直播带岗精准匹配等组成的科技赋能平台,配套周报告、月例会、季通报和动态核查推动机制与残疾人、企业双储备池加人力资源调度择业模式,推动残疾人高质量就业。

 

S[APOIF[PO

▲四川省遂宁市“融合+科技”的就业模式聚焦破解传统残疾人就业中“岗位适配难、管理效率低、持续保障弱”的痛点,让残疾人从“被动受助”转向“主动参与”。
 
共建共管融合各方力量
四川省遂宁市残联以残疾人就业帮扶基地为载体,融合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社区等多方力量,通过“共建共管”的运营形式、“31”推动机制、“21”择业模式,并将科技元素融入基地建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融合就业”遂宁模式。
残联等部门向社会发起建立残疾人融合就业帮扶基地倡议,在政策、用地等方面支持社会组织建立残疾人融合就业帮扶基地。社会组织全资投建残疾人融合就业帮扶基地,构建基地运作模式、进行运营监管和衔接市场资源,对接、帮助企业等用人单位开发适残就业岗位或劳动就业项目,推动残疾人高质量就业。企业为基地提供适合残疾人的岗位,与残疾人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支付工资、缴纳社保。向残疾人员工提供节日慰问等福利待遇,做好残疾人员工关爱工作。
聚焦科技搭建助残新平台
残疾人就业帮扶基地建设引进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减轻了残疾人工作生活负担,拓宽了残疾人就业渠道,实现了基地管理科技化和人岗精准匹配。2024年至今已建成1个AI助残小屋、3个帮扶性就业基地、1个重度残疾人就业创业示范基地,累计帮助332名残疾人就业。
“遂州炬力 乐活乐享”助残小屋是一家AI科技助残便利店。店内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元感AI、互联网+物联网,无感支付,即拿即走。例如,视力残疾人在助残小屋门口只需要说:“我是盲人,想买××。”店门会自动打开,AI助手会告诉他商品在哪里,协助他拿到商品,并引导他出店门。
残疾人店员只需将产品摆放在货架上,系统会自动将产品入库到系统中。货架商品减少时,系统会将需要补货的商品信息上传到后台提示店员补货,店员根据手机提示补货上架。
便利店员工不用坐班,每周只需要花费12个小时就可完成助残小屋的设备检查、数据统计、补货等工作。此外,助残小屋还能根据不同场景需求,提供政策宣传、辅具租借、助残商品销售等多种服务。
在残疾人就业帮扶基地中引入助残机构数智运营SaaS系统。该系统的线上考勤打卡、周工作动态上传、岗位需求发布等工作实现了云上科学动态管理。基地分为“遂康”型、“遂馨”型残疾人就业帮扶基地,分别依托现有辅助性就业基地、残疾人托养机构或乡镇(街道)基层服务设施,帮助精神、智力或行动不便的农村残疾人实现就近就便就业。例如,基地保洁员只需通过数智运营SaaS系统的APP,进行线上打卡上班,上传工作照片,并可在线学习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针对重度残疾人就业,采取“线上+线下”的工作模式开展“直播带岗”,对残疾人从业者进行能力测评、人才画像、心理辅导、就业指导,安排主播、直播运营、投手、编导、拍摄、剪辑、后勤服务等个性化、多能级的就业岗位,残疾人为企业开展“直播带岗”,向求职者讲解企业发展、应聘要求、福利待遇等信息,帮助求职者全方位了解企业,提高人岗匹配效率。自团队建立以来,平均每场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达400人次,每场达成求职意向10人左右,已邀约到健全人和残疾人参加现场面试1100人次(其中残疾人85人次),成功帮助210人就业(其中残疾人35人)。
31”“21”基地运营提质增效
残疾人就业帮扶基地运营采用“3+1”推动机制和“2+1”择业模式。
3+1”推动机制是实施周报告、月例会、季通报3项制度,通过每周报告残疾人和就业岗位储备、每月召开工作总结座谈会、每季通报基地运营情况,推动帮扶性就业工作稳步进行。同时,实施动态核查、约谈提醒,目前基地未出现过残疾人劳动纠纷事件。
2+1”择业模式是在残疾人端建立就业人员储备池、在企业端建立岗位储备池,以人力资源机构为调度中心,按照双方需求意愿进行“N+N”人岗精准匹配,因突发原因合同终止或合同到期时,可通过两个储备池进行人岗速配,实现合同变更无缝对接,有效防止合同违约、社保脱保等风险,保障进入就业帮扶基地的残疾人持续就业。
遂宁“融合+科技”的就业模式,一定程度破解了传统残疾人就业中“岗位适配难、管理效率低、持续保障弱”的痛点,提升了就业服务效率。其核心亮点在于“多方协同”与“技术普惠”——政府搭台、社会运作、企业参与的机制,让资源得到高效整合 ;AI、数智系统等技术的应用,让残疾人从“被动受助”转向“主动参与”,真正实现“就业即融入”。
这一模式提供了可复制的“遂宁样本”:一方面,科技赋能的就业场景(如AI便利店、直播带岗)可根据不同地区需求灵活调整,适配更多残疾类别;另一方面,“双储备池+调度中心”的择业模式,能有效应对就业市场的动态变化,确保残疾人就业的稳定性。(文图:任华、唐泽龙;编辑:王钰清;审核:杨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