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残疾人 情暖北京城——第23个国际残疾人日多项助残活动在京举行
12月3日是第23个国际残疾人日,今年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科技的承诺。随着社会进步和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国际残疾人日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根据相关平台监测显示,今年“国际残疾人日”前后,有关残疾人新闻网络媒体共发布251条信息;论坛5条;传统媒体中报刊54条,电视17条。
为了进一步唤起全社会对残疾人群体的关爱和关注,为了在全社会形成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氛围,为了使更多的残疾人享有参与社会发展的平等机会,国际残疾人日期间,北京市残联理事长吴文彦在北京电视台锐观察节目和主持人一起做了“有爱、无碍”专题节目;北京市残联巡视员郭克利在北京交通广播都市调查栏目接受了采访。与此同时, 多项扶残、助残活动在北京展开。
一卡在手,服务全有——北京残疾人有了一卡通
11月28日,在第23个国际残疾人日来临之际,为了让广大残疾人享有更广泛的无障碍服务,中国残联在京启动了智能化残疾人证(第三代残疾人证)的首批发放试点工作。今年国际残疾人日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科技的承诺”,在信息科技支撑下,北京45万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朋友,可以通过北京通智能化残疾人证,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多项福利补贴,实现一卡在手,服务全有。
智能化残疾人证,又名“残疾人服务一卡通”,是创新残疾人服务管理模式,提升残疾人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和个性化服务水平,实现残疾人服务全领域、全过程、动态化管理服务的重要举措,2014年初被列入中国残联新一代智能化残疾人证(第三代残疾人证)试点,同时也是北京市民服务一卡通(“北京通”)的重要应用。
智能化残疾人证是集身份识别、业务管理、社会服务、金融应用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职能芯片卡。卡片上的二维码包含了残疾人的基本信息。残疾人持卡不仅可享受政府提供的各项服务,还可免费乘公交、进公园,享受各项福利补贴等。下一步,市残联将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在就业培训、辅具配发、场馆游览、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等业务办理和惠残服务方面方便残疾人,最终实现“一卡在手、服务全有”。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进入倒计时
为了加强残疾人事业的基础管理工作,进一步摸清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服务需求,切实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国际残疾人日前夕,北京市残联举办新闻通报会,向新闻媒体宣布,从2015年1月1日零时起,北京市“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全面启动。
这是我国首次对残疾人的需求和服务状况进行普查。在为期近3个月的普查中,普查员将走进北京市40余万残疾人家中,对本市残疾人进行一次全面的生活状况和享受基本服务的普查。
专项调查的内容重点是了解各类残疾人在生活救助、社会保障、康复服务、辅具服务、接受教育、权益维护等方面的现有服务状况和基本服务需求。专项调查的对象为全市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的残疾人和暂未领取《残疾人证》的疑似残疾人。
彩绘梦想 手传心声——“安利杯”北京市第三届手语风采大赛成功举办
11月30日,彩绘梦想手传心声——“安利杯”北京市第三届手语风采大赛团体赛决赛及颁奖仪式成功举办。本次大赛由首都精神文明办、市残联、市交通委、市卫生局、市文化局、市公园管理中心、市商业联合会、市志愿者联合会共同主办,北京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承办。本届大赛有来自首都高校、企业以及公交、地铁、银行、公园、医疗等窗口行业的474名个人及28支团队报名,经过个人预赛、初赛和团体初赛的激烈角逐,共有15名个人和15个团队进入决赛。决赛现场有来自社会各窗口行业的一线服务岗位,有公交、地铁乘务员、银行柜员、医务工作者、公园导游以及志愿者团队等,他们不仅仅是所在行业的业务能手,并且很多人都有过服务听障残疾人经验。
比赛现场的角逐异常激烈,各支团队都在剧本编排、舞台设计和手语技巧方面做了精心的准备。团体展示形式多样,不仅有情景剧、手语歌等传统表现形式,更有双簧、快板等富有创意的表演,赢得了观众和评委的阵阵掌声。
本届大赛还新增了公益活动环节,今年活动的主题为“秒拍手语传心声”,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邀请北京各高校手语社团向同学以及明星名人发出学习手语的邀请,让更多的人学习手语,关爱聋人。
这次手语大赛的成功举办,将极大地推动首都信息交流无障碍,践行北京精神,在首都营造扶残助残、关爱听障残疾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借光》剧组走进大学校园
从11月中旬开始,为了庆祝国际残疾人日的到来,以“残健共融”为主题的原创话剧“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借光》” 开始走进大学校园,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等院校巡回演出。该剧是由北京市残联策划主办,北京综艺博览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承办,主创班底大多来自北京人艺。
《借光》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残疾人与普通人之间的平凡故事。剧作的切入点巧妙而寓意深邃:以残疾人视角引发健全人启蒙自我的反省意识—珍惜我们与生俱来的认知与创造力,让生命发出应有的光彩。真正的“光明”是人类的认知智慧与创造的智慧,但“视而不见”与“充耳不闻”却是现代人的通病。这部话剧可以激发人与人内心深处的和谐与关爱,让观众认识到在“残”与“健”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需要互相“借光”。观众如果看过这部剧,走出剧场的时候能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态度,珍惜我们正在拥有却一直被忽视的身体功能,有意识去开发与生俱来的认知力和创造力。该剧演出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
“波音杯”特奥融合篮球邀请赛成功举办
2014年11月24日到28日,由国际特殊奥林匹克东亚区、中国特奥委员联合主办,北京市残疾人体育运动协会承办的2014年“波音杯”特奥融合篮球比赛在北京市残疾人文化体育指导中心成功举行。来自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河北省、江苏省共计16支队伍近160名特奥运动员及融合伙伴参加了本次比赛。
特奥篮球比赛全场24分钟,双方上场队员是五名,由三名特奥运动员和两名普通运动员组成。比赛规则适当放宽,允许特奥队员偶尔走步或双手拍球,患有智障的残疾运动员也可以从中享受到比赛乐趣。特奥篮球这种对抗性运动不仅能训练手、眼、身体动作的协调,还能增加智力残疾人的自信心,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运动项目。虽然场上比分通常只是个位数,但每一位参赛的特奥队员的拼搏精神都深深感动着所有的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