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人道主义思想 传递和谐正能量为朝阳区残疾人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文化动力
◎ 朝阳区残联
做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工作既是弘扬人道主义思想,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推进残疾人事业在新形势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党的宣传文化工作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朝阳区作为首都国际交往的重要窗口,紧抓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成果,不断完善长效机制,加大残疾人事业宣传力度,将残疾人事业宣传工作融入朝阳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紧紧围绕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拓展宣传报道领域,在规模与深度上实现新突破,将残疾人群体的思想文化建设全面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提高残疾人的文化修养,丰富残疾人的文化生活,积极探索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工作的新模式,不断为朝阳区残疾人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文化动力。
2012年,朝阳区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报道在各级各类报刊刊发新闻刊播稿件200多篇,其中:中央级10篇,市级50余篇;被中国残联、市残联信息刊物、网站采用100多条,采用量位列全市前列。
一、按照突出重点、有效引导、贴近基层、注重实效的思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
2012年,朝阳区加强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策划,紧紧围绕迎接党的十八大和践行北京精神这条主线,大力推进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倡导“短实新”,反对“假长空”。真正做到了宣传残疾人事业,电台里有声音,电视里有图像,报刊上有文章,网络上有信息。进一步弘扬人道主义思想,营造了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舆论环境,形成扶残助残的浓厚社会氛围,为朝阳区残疾人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文化动力。
组建一个宣讲团,唱响一篇主旋律。积极参加了北京市双十佳百姓宣讲评选活动,精心打造的由8名残疾人组成的朝阳区“春雨”残疾人宣讲团从全市500多个百姓宣讲团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全市百姓宣讲活动的重要力量。宣讲团走遍全区所有街乡,为近千名残疾人举办专场报告会近20场;受邀来到延庆监狱,为服刑犯人举办报告会;还为市残联机关全体干部进行了宣讲。市残联马大军书记这样评价道:“这是全市最好的百姓宣讲团,每个人都是全市最好的百姓宣讲员。他们的故事,充分体现了党的阳光对残疾人的普照,同时令“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在这个特殊群体中得以践行和彰显。“春雨”残疾人宣讲团先后被中央和北京市等数十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办好一份报纸,铸造一个品牌。《春雨》报是朝阳区残联创办的一份服务于残疾人朋友们的月报。2012年经过全新的改版,版面扩充成了对开4版,内容涵盖了残疾人事业发展、政策解读、基层活动、各类残疾人的文化作品、健康知识、有奖问答等等内容。为了让这份报纸充分发挥宣传阵地的作用,报纸的发行方式改变为由邮局直接为残疾人投递送报上门。虽然全年近30万份的发行量要多支出15万元的投递费用,但是,《春雨》报真正成为了朝阳区每一位残疾人每月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与邮局的协商,将投递过程中的“报纸封装”这一简单而重复的工序剥离出来,交给职康站中的残疾人来完成。残疾人通过这种简单的劳动,不仅得到了康复,而且每月还能拿到100多元的收入。
制作一档电视栏目,打造一张“有声名片”。《同在蓝天下》残疾人电视专题栏目是朝阳区残联与朝阳有线电视台共同创办的一档服务于残疾人群体的资讯类节目,栏目双周播出。开播四年来,共制作86期,累计制作时长达到1290分钟,播出时长达到了5000多分钟。主持人李楠(肢体残疾人)更是成为了朝阳区家喻户晓的明星主持人。《同在蓝天下》栏目作为朝阳区残疾人事业的一个重要宣传载体,不但制作出了《朝阳区民办康复机构巡礼》、《走进史铁生》、《康复花开映朝阳》、《和你在一起》等一批精品电视专题片,并且通过播放 “全国助残日”、《残保法》、《残保金征缴政策》等许多扶残助残公益广告片,积极营造了和谐向上的全社会扶残助残良好氛围。
坚守一块网络阵地,宣传舆情两不误。朝阳区残联网站创建于2003年,是全市成立较早的区县级残联官方网站,也是宣传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阵地。残联官方网站在宣传效果上具有时效性强、权威性高、传播范围广、便于查询等方面的特点,它的互动性更是其它媒体所不及的。朝阳区不但充分发挥网络宣传的特长,积极宣传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最新动态,还通过开办网络“在线问答”等为民服务功能,积极解答残疾人工作相关政策、倾听残疾人呼声、反映残疾人意见和建议,使宣传与服务有机地结合。新形势下,网络宣传工作也面临着“大众麦克风时代”的巨大挑战。朝阳区积极应对,新闻宣传工作与舆情监控工作提到了同样重要的位置,一方面通过权威的途径全面、及时地发布信息,另一方面及时发现并消除片面、虚假的网络信息,不断加强舆情监控工作。
二、建立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工作长效机制。
建立工作互动机制。主要是做好三个层面的工作:加强与市残联信息宣传部门的交流,做好残疾人事业宣传工作的筹划、组织、协调、落实,达到信息互通、工作互动的目的;加强与区委、区政府和区委宣传部等职能部门的联络与沟通,将残疾人事业宣传工作纳入全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当中,达到上下协调、工作联动的目的。加强与街乡残联和残疾人文化骨干的联系,充分调动基层宣传工作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第一线的基础作用,动员他们积极参与新闻稿件、社情民意的撰写工作。通过逐步建立市、区、街乡宣传工作的互动机制,开发建成《朝阳区信息宣传上报》业务办公系统,形成由机关、基层、宣传骨干组成的残疾人事业宣传工作网络。
加强人才队伍培养。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关键在于人,首先要建立健全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通讯员队伍。首先要加大培训力度。要提高通讯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加强新闻理论、新闻知识的学习与研究,培养良好的新闻敏感性,及时提供新闻线索,努力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水平。其次是在通讯员队伍中培养业务能力较强的特约通讯员,采取约稿、优先录稿的方式激励整个队伍朝着制度化、科学化的方向良性发展。再次是建立定期新闻宣传交流会制度,明确阶段宣传工作重点、交流工作经验心得、及时总结工作得失。
完善表彰激励制度。结合实际工作,修订完善了《朝阳区残联宣传信息调研考核奖励办法》,充分调动残疾人工作者宣传报道残疾人事业的积极性。加强对日常残疾人工作信息的收集及报送工作,做到重要事件、重大事件不迟报、不漏报。对宣传任务进行分解并实行量化考核,将责任落实到人,将任务分解到位。对优秀单位和优秀通讯员以年终表彰和领取稿酬的方式进行奖励。
扩大会外宣传途径。加强与各级新闻媒体的联络,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重要举措、调研成果、重大活动和消息等,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残疾人事业,提升报道刊发层次;通过开展与新闻单位的联谊活动,努力构建比较通畅的新闻宣传途径和领域,与新闻媒体的编辑记者之间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促进互相理解、互相沟通、互相配合,形成合力,扩大对外宣传途径,做好对外宣传工作。
创新新闻宣传形式。在重大节日和残疾人纪念日期间形成全方位宣传态势;对涉及残疾人民生实事、优惠政策进行突出重点宣传。在传统的宣传方式基础上,尝试采用微博、户外广告屏、北广传媒公益电视、音乐剧、广播剧等新型宣传手段,努力把新闻宣传工作做得更有特色、更具有时代感。
面对残疾人事业高速发展的新形势,创新将是做好残疾人事业宣传工作的关键所在。朝阳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创新和发展的新要求,坚持实施新闻宣传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创新,不断凝聚全社会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正能量”,使广大残疾人与全区人民一道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进,为朝阳区科学发展、民生幸福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