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信息  >  政务公开  >  发展规划

北京市残联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安排

文章来源:市残联办公室   发表时间:2019-05-10 【字体:

  执行理事会工作报告

  ——在北京市残联第七届主席团第二次全体会议上

  (2019年5月7日)

  市残联执行理事会理事长 吴文彦

  主席、各位副主席、各位委员:

  现在,我代表执行理事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2018年工作回顾

  2018年,是首都残疾人事业发展历程上很不平凡、很不寻常的一年。

  一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带头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和中国残联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45次对残疾人工作进行专题研究或调研,蔡奇书记11次对相关工作批示指示,233项残疾人工作纳入残工委成员单位年度任务书,落实弱有所扶成为自觉行动。

  一年来,我们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残联成立30周年为契机,坚持首善标准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高质量完成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推动24项政策落地实施,1.58亿人次刷卡享受服务,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长。

  一年来,我们认真履行残联作为群团组织的职责使命,注重发挥党和政府联系残疾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着力实施“一人一村一社区一家园”联系点制度,366名党员干部建立联系点,加大“四不两直”调研力度,密切与残疾人血肉联系,努力做残疾人权益的捍卫者、生活的好帮手、情感的贴心人。

  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残疾人事业发展开启新征程

  党的十九大精神入心入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上率下、步步深入,抓好个人自学、集中宣讲、专题培训和专题讨论等环节,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党员干部“进专门协会”,残疾人宣讲团“进大学、进社区”,文艺演出“进农村、进军营”,宣传首都残疾人事业,传递党的温暖。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深刻把握新时代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价值理念、地位作用、目标方向和责任要求,更加主动地把残疾人事业放在首都发展大局中去思考、去定位、去谋划。

  市残联第七次代表大会成功召开。市委、市人大、市政府主要领导到会祝贺,蔡奇书记、张海迪主席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对未来五年工作明确方向、提出要求,给予鼓舞鞭策。选举产生新一届主席团和执行理事会,市委、市政府主管领导分别担任主席团名誉主席、主席,残疾人亲友、基层一线主席团委员占比创历史新高,执行理事会在全国率先配齐五类残疾人理事,为在新的起点上奋力推进首都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市残联改革全面启动。经市委深改委第四次会议审议,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改革方案》,明确74项改革举措,将通过强化基层基础、改革机构设置、创新工作方式、壮大全覆盖的基层残疾人组织、搭建全方位的残疾人服务平台、健全全领域的社会动员机制等七个方面,综合发力,进一步提高残联组织联系、凝聚、服务残疾人的能力和水平。

  (二)服务首都大局取得新进展

  冬残奥会筹办任务扎实推进。《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北京市筹办工作任务书》涉及残联主责任务14项、协办任务29项,我们主动对接、细化任务,实施《北京市残联冬残奥会行动计划》。立足“找准需求、抓好监督”职能定位,把规划建设无障碍环境作为一件要事、急事、实事,牵头开展全市无障碍摸底调查,推动重大项目无障碍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北京市村庄规划导则》明确无障碍标准,推进居家环境无障碍改造实现精准服务,“互联网+随手拍”无障碍监督平台做到随时发现、随时整改。立足中国特色、北京特点,积极推进市区两级残疾人职业康复和托养服务中心建设。立足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齐头并进,落实“3亿人上冰雪”要求,开展残疾人冰雪体验活动,组织6支冰雪运动队科学训练。由我市服务保障并担任主力的国家轮椅冰壶队,在平昌冬残奥会上夺得历史首枚奖牌、首枚金牌,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营商环境改善任务积极落实。会同有关部门印发《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降低征收上限,部分企业缴费压力得到缓解。落实社区减负工作部署,取消所有纸质表格和证明事项,严格清单管理。全面停发纸质残疾人证,全流程服务电子档案逐渐建立。推进业务系统整合统筹,42个市级残疾人服务事项精简至25个,7个事项纳入市政务服务大厅集中办理,残疾人服务纳入“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建设目录,全市惠民便民地图新增1278个残疾人服务机构标注,残疾人服务事项实现“能上尽上”,残疾人“一门一网一次”办事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扶贫协作工作成效显著。把帮扶受援地残疾人脱贫作为光荣的政治任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份内之事。印发《关于做好东西部贫困残疾人扶贫协作工作的实施意见》,启动实施“五个一批”帮扶行动,牵头统筹各区残联,分别与内蒙古、河北省残联、结对旗县密切对接,建立日常联系机制,签订帮扶框架协议,并通过专题会、联席会等方式适时调度,初步实现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担当、从点滴切入到全面铺开、从泛泛帮扶到精准聚焦、从分散助力到形成整体合力的转变。2018年,全市对口帮扶11355名贫困残疾人脱贫。

  残疾人朋友以主人翁姿态积极融入大局。多次参加外事才艺展示活动,麦秸秆画入选市政府外事礼品目录,展现风采。1944人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弘扬工匠精神。我市选手夺得全球残疾青少年IT精英挑战赛计算机操作冠军,我市运动员在国内外赛事中获得61金54银45铜,为首都增光添彩。创编主题话剧《北极光》,举办“我梦最美”第九届社区(村)残疾人艺术汇演,一批原创作品受到好评。举办首都残疾人事业30年发展成就展,进一步营造了全社会关心关爱残疾人的氛围。编纂完成第一本残疾人事业地方志,填补了本市残疾人事业历史记述的空白。全年“零群访”、“极端事件零发生”,广大残疾人更加热爱生活、自强自立。

  (三)残疾人民生福祉实现新改善

  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推动残疾人保障政策应保尽保,所有残疾人免费参加城乡基本医疗保险,8.1万人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贴,13.11万人享受生活补贴,19.97万人享受护理补贴,12.1万人获得居家助残补贴。为5955名残疾人购买居家服务,为100名重度残疾人提供喘息式机构托养服务,获得社会普遍赞誉。加大残疾人特殊帮扶力度,会同有关部门出台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单独施保政策,推动建立重度残疾人临时救助制度,将托养机构运营补贴范围扩大到所有年龄段残疾人。实名制摸清全市5.73万低保、低收入困难残疾人家庭底数,精准掌握464个残疾人口在200人以上社区(村)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情况,促进实施“一人一策”“一户一案”精准帮扶。

  “充分就业”取得重大突破。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本市残疾人就业工作的若干措施》,全面整合就业政策,大幅提高扶持标准。开展“岗位定制”,建立帮扶性就业基地127个,2324名残疾人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实现就业,其中智力、精神、重度肢体三类残疾人1036名,辐射带动14897人。精准帮扶农村残疾人劳动增收,32家助残增收基地惠及1066人。完善未就业人员数据库和企业用工需求数据库,当好“红娘”。发挥党政机关示范引领作用,市区两级党政机关拿出22个公务员岗位,不设工作经历、专业限制,降低身体条件、学历要求,定向招录残疾人,551人报名,57人进入20个岗位面试,公务员招录取得实质性进展。

  康复服务覆盖全生命周期。发布全国第一本省级残疾预防工作报告,协调、督促34个部门落实残疾预防责任。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制度的意见》,出台全国首个非医疗康复保障政策,建立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康复服务体系。为5388名残疾人提供居家和社区康复服务,一批长年难以走出家门的残疾人健康状况得以改善,满意度达到99.4%。修订残疾人辅助器具购买补贴目录,扩充产品、提高标准、简化流程,辅具平台注册率达到83%。

  融合教育覆盖全年龄段。推动落实特殊教育二期提升计划,非教育类辅助性服务试点成效明显。为残疾学生高考提供便利服务,97人升入高等院校。支持北京联合大学开展高等院校融合教育试点。率先编制盲文网络课程,推广国家通用盲文、手语。将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职称评审纳入政府专业技术职称评价体系,140人取得职称。

  服务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出台《残疾人服务业发展指导意见》,集中释放政策红利,政府扶持、市场推动残疾人服务业发展机制进一步确立。延长区级残联试行购买残疾人服务工作期限,341项助残服务稳步推进,144万人次残疾人及亲友受益。

  (四)残联自身建设水平得到新提升

  党建引领持续强化。不折不扣落实“看北京首先从政治上看”的要求,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理念,抓住关键少数,夯实工作基础,切实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推动“廉洁残联”建设,开展廉政教育,知所为、知所守、知所惧,防止“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积极拓展内部审计广度和深度,促进权力规范运行。

  依法决策持续推进。强化民主集中制原则,制定《执行理事会工作规则》,将残疾人及相关利益方参与、专家论证、法律顾问审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集体讨论决定作为必经程序。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开展“庭院式”法律服务活动572场,为3万余名残疾人提供法律救助、免费公证等法律服务,残疾人依法维权意识进一步增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氛围日渐浓厚。强化效率意识,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预算执行,切实管好用好资金。

  服务基层持续深入。村级温馨家园建设纳入乡村振兴计划,就近就便为残疾人提供服务。残疾人需求采集和服务响应实现常态化,需求响应率达99.8%。妥善关停下属盲人保健按摩企业,实现事企分开。建立专门协会意见建议办理机制,126项意见建议按期办结。实施“关爱残疾人 与残疾人交朋友”主题行动计划,万名残疾人走出家门参与融合活动。注重社会化工作方式,筹集款物1240.8万元,惠及残疾人7.2万人次。

  工作作风持续改进。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聚焦突出问题、紧盯关键节点,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梳理问题,及时整改。下大力提高调查研究质量,党组理事会班子成员带机关部室和直属单位干部深入基层,了解情况,看望残疾人,听取意见;与区、街道(乡镇)领导一起集思广益,研实招、解心结,现场研究和解决问题,有力推动了重点项目、重点政策、重点工作在基层落地见效。

  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同志们!

  基层工作至为重要。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残疾人的桥梁和纽带,2018年,各区残联围绕全市大局、聚焦民生一线、立足区域特点、狠抓任务落实,在带领残疾人共奔小康的征程中,工作亮点频现,推动全市工作形成一个蓬蓬勃勃、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一是注重服务阵地建设,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东城区新建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配备康复训练、日间照料等8大功能,引进9个助残组织,拓展36个服务项目,吸引全国19个省市调研团队参观学习。西城区全面深化温馨家园改革,探索民非运营、整体托管、购买岗位和服务等三种模式,初步构建起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力量多元参与的“政社企”多维助残格局。二是注重难点任务攻坚,实事项目推进有力。各区在推进帮扶性就业基地建设、辅助器具进社区入家庭活动、完成重点工作试点等大项任务中,自觉加压,主动攻坚,推动任务按时保质顺利完成。延庆区精准推动充分就业,劳动年龄内92%残疾人实现就业。海淀区清河镇残疾人就业基地作为全市首家试点,高标准通过市级验收,全区提前两个月超额建成11个帮扶性就业基地。石景山区主动融入全区大局,推进残疾人就业,被评为北京市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门头沟区投入资金510万元,连续三年实施特困残疾人临时救助暂行办法。大兴区在推进全国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试点工作中,出台《大兴区0-6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办法》,康复儿童每人每月可最多增加训练补贴2400元,有效缓解了家庭负担。昌平区积极落实辅助器具购买补贴政策,增强康复骨干队伍的战斗力,形成全区残联系统大抓辅具服务的良好局面。三是注重抓实抓细抓小,积极回应现实关切。各区残联努力当好“娘家人”,想大家所想,急大家所急,力争服务暖心贴心。朝阳区投入资金1913万元购买88个助残服务项目。其中,通过微创投项目动员理发店、志愿者等社区资源和力量加入到助残服务中。通州区创新居家助残模式,为2909名残疾人体检,为1561户重度残疾老人提供上门居家保洁、导医等服务。密云区新建山区村级温馨家园6家,为5家示范级温馨家园购买服务,受益残疾人达20496人次。燕山地区积极发挥区域优势,精心组织生活技能培训、居家助残服务,减轻家庭照料压力。四是注重党建引领,工作运行更加规范。各区残联自觉把党建引领贯穿到具体工作和阶段任务中,体现到工作运行的关键环节和有效落实上。丰台区创新服务,多措并举,选派廉政监督员全程参与保障金审核工作,较上年度审核用人单位和认定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分别增长了13%和9%。顺义区开展“助力脱低增收 共享小康社会”攻坚行动,落实精准帮扶措施,对低收入残疾人户实行党员干部包户蹲点。平谷区实行机关工作人员包街乡温馨家园,成立机关宣讲团,定期对基层工作人员进行政策培训。怀柔区制订购买服务工作流程,从项目申报、承接单位确定、监督检查等方面明确科室职责分工,确保购买服务公平、公正、公开。房山区重视做好残疾人文化体育工作,着力打造“有爱•无碍”志愿助残服务品牌和“同在阳光下”文化体育品牌,辐射带动上万名残疾人经常性参与文化体育活动。

  回顾2018年残疾人工作,成绩来之不易,有些成绩具有开拓意义,极为珍贵。这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结果,是中国残联有力指导和主席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残联组织协力奋斗的结果,凝聚了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凝聚了广大残疾人、残疾人工作者的拼搏奉献。在此,我代表执行理事会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以精益求精的韧劲推动首都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年初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指出,要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做实做细做好;最近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研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强调,要聚焦短板弱项,实施精准攻坚。残疾人群体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短板,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是我们开展工作的根本遵循。对此,务必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清残疾人工作领域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性紧迫性,坚持底线思维,积极应对挑战。面对残疾人需求便利性、宜居性、多样性、公正性和安全性突出的特点,我们在提标扩面、提质增效上还不能自满、不能懈怠,必须精益求精,不断提高服务质量。面对工作推进中存在的输血多于造血,给予多、赋权增能少以及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等方面存在的差距,我们必须把精治作为共治、法治同步推进的首要环节来抓,通过工作中的精益求精巩固拓展事业发展成果。

  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强调,很多工作,只要方向是对的,就要有定力、韧劲,扭住不放。结合首都残疾人工作实际,我们要持续在“精准、精细、精心、精致”上下足绣花功夫,和残疾人一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

  第一,政策精准。围绕政策全覆盖,以激发残疾人内生动力为导向,以保障残疾人发展权益为重点,聚焦残疾人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始终关注困难残疾人,进一步完善政策,促进残疾人保障水平与首都发展相适应。要提高政策设计的系统性,保持政策统筹的连续性,增强政策执行的稳定性,继续健全衔接配套、保障有力、便捷易行的政策体系。兼顾非持证残疾人的政策需求,区分情况,稳妥、公平推动政策的延伸覆盖。

  第二,服务精细。围绕人群全覆盖,紧扣“七有”要求和“五性”特点,从想为残疾人办事转向从残疾人诉求出发做事,着力解决残疾人所需所急所盼。在服务保障的重点方向、重点领域,充分发挥政策杠杆的示范效应和导向作用,合理引导社会力量和助残资源有效聚集、及时跟进、同向发力。持续推进服务改革创新,加快完善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让残疾人享有更加均等、更可持续的公共服务。

  第三,工作精心。残疾人诉求就是各级残联组织的哨声。围绕关爱全覆盖,凡是残疾人诉求、残疾人服务热线反映的问题,各级残联组织都应闻风而动,接诉即办,推动上门服务成为常态,将工作做到每一户残疾人家庭。畅通残疾人权益维护渠道,提升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水平。构建“服务全覆盖、资源全透明、政策全公开、机会全公平”的智慧工作格局,把残联建设成为“残疾人之家”。

  第四,设施精致。执行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国际公约》标准,抓住筹办冬残奥会历史机遇,以通用设计、合理便利的理念,加快推进公共场所、公共交通设施无障碍建设,营造文明包容的社会环境。着眼实施新一版城市总体规划,加快构建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联动的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网络,建好温馨家园综合服务平台,完善残疾人服务设施,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把服务送到残疾人身边。

  三、2019年工作安排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本市残疾人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和对残疾人事业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市残联七代会安排,围绕推动首都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坚持人群全覆盖、关爱全覆盖、政策全覆盖,以民生残联、法治残联、智慧残联、廉洁残联为牵引,以“精准、精细、精心、精致”为路径,积极回应残疾人所需所急所盼,进一步增强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做出新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一)自觉提高政治站位,主动服务首都工作大局

  全力服务保障重大活动。以周密的筹划和更高的标准,积极服务新中国成立70周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重大活动,宣传中国残疾人事业。积极开展残疾人领域国际交流合作,讲好首都残疾人故事,展示本市社会发展成就。推动《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修订、机动轮椅车纳入辅具等重大政策调整及实施,为改善营商环境、建设美丽北京做贡献。

  坚决落实残疾人扶贫协作任务。深入贯彻市扶贫协作和支援合作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牵头残疾人工作组,聚焦精准、统筹协调、扶志扶智,实施产业帮扶、就业创业帮扶、托养服务帮扶、公益扶贫帮扶、公共服务帮扶等“五个一批”帮扶行动,助力受援地区贫困残疾人脱贫摘帽。

  协力推进冬残奥行动计划。加强冬残奥文化宣传推广,结合冬残奥项目及竞赛、接待需要,编写冬残奥会志愿服务培训教材和无障碍服务手册,制定助残志愿者管理办法,招募、培训一批专业助残志愿者、残疾人志愿者。加快市残疾人职业康复和托养服务中心建设,打造2022年冬残奥展示窗口。着手创建20家迎冬奥温馨家园示范窗口,支持崇礼县在冬奥会场馆和酒店周边建设2至3个示范温馨家园。持续推动残疾人“万人上冰雪”活动,举办第三届残疾人冰雪运动季,让更多残疾人享受冰雪运动快乐。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动残疾人康复、托养、辅助器具等服务事业和产业发展,逐步构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残疾人服务业发展格局。帮助残疾人充分挖掘潜能、主动发挥特长、积极融入社会,推动残疾人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科技与残疾人工作生活深度融合,让残疾人成为科技创新的受益者和参与者。

  (二)深化弱有所扶工作落实,进一步提高残疾人民生保障质量

  完善残疾人保障制度。坚持问题导向,以精准保障为目标,在普惠型制度建设基础上,建设完善专项特惠保障政策,有效解决特殊困难残疾人及其家庭的基本民生问题。落实成年无业重残人单独施保政策,将低收入家庭的重度残疾人、家庭经济状况符合低保状况的靠年满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和兄弟姐妹抚养的成年无业重残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并全额施保。完善残疾人入住机构补贴政策,探索完善以个人、家庭为保障单位的托养政策,提高补贴标准。优化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精细分档并提高护理补贴标准。推动服务保障政策措施向非持证残疾人延伸,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

  加大残疾人帮扶救助力度。坚持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进一步聚焦困难残疾人、低收入家庭残疾人,通堵点、疏痛点、消盲点,加大政策支持、制度保障、结对帮扶力度,落实“一户一案”“一人一策”精准帮扶行动计划,实现帮扶对象应保尽保、帮扶措施应享尽享。健全完善因病因灾致贫残疾人家庭的救助政策,对于一户多残、老残一体、孤残重残、多重残疾等特殊困难残疾人家庭,推动建立定期访视、分类照顾、专项服务等制度,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三)顺应残疾人美好生活新期待,进一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质量

  加强残疾预防和康复服务。落实残疾预防行动计划,推进残疾预防试验区建设和儿童残疾筛查。落实本市关于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制度的意见,对0-15岁残疾儿童实施康复一体化保障和精准康复服务,实现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率达到100%。实施成年残疾人康复服务办法,将专业化、多元化的精准康复服务向社会组织、温馨家园等基层载体延伸,实现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康复服务率达到90%。落实重要民生事实项目任务,为1万名残疾人提供居家和社区精准康复服务,为急需康复的重度残疾、困难残疾人和偏远地区残疾人,优先安排康复服务。将适宜康复项目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持续开展辅助器具政策入社区进家庭活动,加大对残疾人就学、就业个性化支持力度,推动辅具资源统筹和共享,力争实现辅助器具服务率达到90%。

  继续推进融合教育质量提升。围绕《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稳步增进残疾儿童少年实际获得,保障每一个残疾儿童少年能够在公平、包容的环境中接受适宜的教育。为1000名残疾学生提供康复、辅助器具、无障碍改造支持,提升融合教育质量。推进学前三年基本教育康复服务全覆盖,协调为残疾儿童提供学前教育学位,推动每个学区至少设有1-2所幼儿园拿出部分学位接收残疾儿童,鼓励符合条件的康复机构和儿童福利机构接收残疾儿童并按标准提供教育康复服务。与教育部门制定融合教育推行委员会指导意见,推动普通学校建立融合教育推行委员会,为整合专业资源、制定“一人一案”提供必要支持。稳步扩大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中阶段教育供给,建立与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对接机制,畅通职业教育与就业通道。持续开展高等融合教育,打造高等教育无障碍环境,为残疾人参加高考高招提供平等机会和合理便利。

  持续推动残疾人充分就业。统筹残疾人就业与优化营商环境,评估《关于进一步促进本市残疾人就业工作的若干措施》,畅通用人单位和残疾人就业供需渠道。推进帮扶性就业基地、职业康复劳动项目和农村助残增收基地政策衔接,年内完成200家基地建设实事任务,促进残疾人充分就业。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公务员招录机制,推进党政机关招录残疾人工作落实。筹划建立市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举办残疾人创业竞赛。加强农村残疾人种植业、养殖业实用技术培训,有序引导农村残疾人劳动力转移就业,年内助残增收基地总数不低于50家。完善职康站建设管理规定,规范职康站运行管理。广泛借助社会力量,多渠道征集职康劳动项目,拓宽职康产品销售渠道。

  加快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会同有关部门修订无障碍建设地方条例,制定《北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提升行动方案》,动员各方力量有序推进城市无障碍建设。持续跟进冬奥赛区、城市副中心、环球影城、新机场、世园会园区等重大项目无障碍建设,组织专家评审,促进整改提升。完善残联参与新、改(扩)建项目无障碍建设监督验收机制。推进美丽乡村无障碍建设,加快构建覆盖各类别残疾人的社区一刻钟、农村30分钟“无障碍服务圈”。 拓展“互联网+信息无障碍”应用,探索开发“手语翻译APP”,支持盲人无障碍信息技术研发。发挥“随手拍”监督平台作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无障碍环境建设。

  加强残疾人文化体育服务。开展“心悦书香”、“残疾人文化周”系列活动,研究盲人无障碍电影行业标准,打造残疾人文化文艺特色品牌。探索菜单式基层文化体育服务模式,努力提升残疾人参与率、获得感。落实康复体育家庭关爱计划,为3000户中重度残疾人提供健身健康服务,创建36个自强健身示范点,将康复体育和健身体育送到残疾人身边。全力备战第十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争取夏季项目、冬季项目和群体项目取得新突破。积极做好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的备战工作,加强与冰雪运动强国交流合作,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残疾人冰雪运动竞技水平。

  加强残疾人权益保障。全面推进法治残联建设,完善《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配套措施,推动健全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政策和机制。深入做好法律服务工作,运用北京电视台、新媒体等宣传载体,采取法律宣讲、“微释法”、专题报道、访谈等形式,加强法制教育宣传,营造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氛围。做好法律救助工作,探索法律救助由量化运作转变为按需运作的服务模式。在方圆公证处为残疾人提供公证优惠的基础上,再推动2-3家公证处为残疾人提供公证优惠服务。进一步畅通和拓宽信访渠道,用好12385热线平台,做到接诉即办,快速响应,不断提高诉求解决率和残疾人群众满意率。严格落实“谁主管、谁负责”信访工作原则以及“一单式”和信访代理制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加强初信初访办理,最大限度就地化解矛盾。

  (四)积极适应基层治理创新要求,着力提升基层服务残疾人的能力和质量

  强化基层服务工作。主动适应“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工作重心下移、服务资源下沉。实施区级残疾人服务能力提升计划,整合服务资源,构建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联动的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网络,提升服务的均等化、标准化、效能化、精细化水平。推动建设残疾人服务需求采集与评估、服务资源分类与管理、服务项目提供与转介、服务效果评价与反馈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集约化区级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促进服务联动,确保残疾人就近就便享受基本公共服务。

  开展智慧残联“提升年”建设。制定智慧残联“提升年”行动计划,细化任务目标,推动智慧服务和智慧管理再上新台阶。积极融入全市“放管服”工作大局,按照“四减一增”的要求,全面优化残疾人服务事项。完善残疾人服务管理平台建设,推进业务系统整合统筹,实现残疾人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加快构建服务事项统一申办、服务资源统一调配、服务流程统一跟踪、服务效果统一评价的全程管理模式。制定数据管理办法,建立残疾人核心数据体系,加强残疾人数据开发和应用,推动数出一源和数据共享。完善残疾人个人电子档案系统,实现残疾人精准画像,夯实精准服务的数据基础。开展手持智能终端建设,完善动态更新、收入调查、上门服务工作模式,实现常态采集、精细管理。

  夯实基层服务平台。落实《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措施》和《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指标》,制定温馨家园建设规划,推动每个街乡、50名残疾人以上的村、人口7000人以上的社区配套建设温馨家园。完善温馨家园运营管理机制,加大日常监督巡查力度,试点开展绩效审计,提升综合服务承载能力,让温馨家园不仅离得近,而且靠得住。同时,更加注重运用社会化方式推动工作,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和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政府购买助残服务的政策措施,发展残疾人志愿服务组织和残疾人互助组织,加强残疾人服务机构监督管理。发挥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带动作用,支持和引导社会公众参与扶残助残公益慈善活动。

  (五)锐意推动残联组织改革创新,不断夯实残联自身建设基础

  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体系,从一岗、一人、一事中定责、见责、追责、问责。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市委相关实施意见,严在平时,狠抓经常。深入贯彻市委办公厅印发《关于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实施意见》精神,对标对表中央和市委要求,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千方百计为基层减负。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贯彻党支部工作条例,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认真组织“学听跟”专项活动。加强残联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探索将党的工作延伸到遍布城乡的温馨家园平台,健全完善市区两级助残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体系。

  密切残联干部与残疾人的直接联系。完善“一人一村一社区一家园”联系点制度,每名市残联党组、执行理事会成员明确一个低收入村、一个社区、一个温馨家园作为联系点,每名市残联机关干部要与居住地街道(乡镇)或社区(村)的困难残疾人结对子,开展牵手残疾人活动。各区残联可结合实际动员和组织力量走进社区(村)、服务社区(村),深入残疾人群众,听取呼声,积极发挥残联组织作用。

  加强专门协会建设。推进专门协会组织创新和工作创新,重视协会班子建设,探索协会的民主协商机制。总结市肢协设置专项工作组的试点经验,在各协会中依法依章程设立专业委员会,扩大协会联系服务本类别残疾人的覆盖面。健全理事会与专门协会情况通报、协会负责人列席残联重大会议和活动等制度。深化专门协会与残联各业务部门的联系与对接,全面落实协会意见建议办理和联系制度,实现力量整合、工作联动、无缝对接,确保协会主体作用发挥。加大支持力度,为协会履职尽责、开展工作创造条件。

  优化机关及所属单位职能。合理调整市残联机关部室职责。优化市残联机关所属单位设置,进一步强化公益属性、找准服务定位,为残疾人服务机构提供业务指导、技术创新等方面支持。加强街道(乡镇)和社区(村)残联组织建设的指导,将残疾人组织建到残疾人身边,推动上门服务成为残联组织工作常态,打通联系服务残疾人的“最后一公里”。探索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媒体组织灵活设置残疾人组织,实现残疾人联系服务全覆盖。

  积极稳妥推进残联改革方案落地。强化思想引导,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促进残疾人及社会公众对残联改革的理解和支持。强化舆论引导,为改革营造良好氛围。制定配套方案,细化任务分工,明确时间进度,力争2019年底前基本完成改革任务。强化依法依章程办事,稳妥有序推进改革。强化跟踪检查,及时总结经验、改进不足,确保改革措施落到实处。

  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同志们!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我们深知,唯有不忘促进残疾人全面融合发展之初心,牢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庄严使命,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画好最大同心圆,才能稳步实现市残联七代会确立的工作目标。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真抓实干,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