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信息  >  政务公开  >  事业统计

2016年北京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文章来源:信息中心   发表时间:2017-04-26 【字体:

  京残发〔2017〕22号

      2016年,我市各级残联认真贯彻党和政府关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和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以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为契机,以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为主题,瞄准建设残疾人工作首善之区目标,着力推动残疾人保障水平、公共服务和融合发展再上新台阶,圆满完成了各项年度工作任务,实现了“十三五”时期良好开局。

  一、康复

  加快推进北京特色的康复工作创新,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思路和创新成果。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年享受残疾儿童少年康复保障政策的残疾人达到2543人,比上年增长27%。政策建设取得新成效。实施新修订的《北京市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实现了辅具服务人群全保障,全年受益人数达到29680人。精神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实现新突破。出台《关于申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看护补贴康复认定条件的通知》,规范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日常服务管理,成为加强精神障碍患者监护照料、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创新举措。全年领取重症精神障碍患者监护补贴的人数超过2万人。开展精神残疾人日间康复照料工作,92个日间康复照料站建成投入使用,在站接受日间康复照料和职业康复服务的稳定期精神残疾人超过4500人。享受免费服药政策的精精神障碍患者稳定在2.4万人以上。

  在16个区开展的社区康复工作,配备6280名社区康复协调员,为150659人次提供社区康复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购买专业社工,深入社区开展康复照料、康复训练和康复指导,组织100名脊髓损伤者分期分批进行生活重建训练,指导各区残联充分利用温馨家园服务平台,开展普及性康复训练和适宜的康复活动,实现了温馨家园康复活动常态化。

  二、教育

  全市在读残疾学生7544人,其中2516名残疾学生在19所特殊教育学校学习,485名重度残疾学生接受送教上门,4543名残疾儿童少年就读于1071所普通中小学,融合教育比例超过60%。近年来,我市加大融合教育支持保障力度,与市教委联合开展学前融合教育和非教育类辅助性服务试点,努力搭建融合教育辅助性服务平台,为近800名残疾学生购买辅助性服务。

  通过实施残疾人事业专项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为270名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儿童享受普惠性学前教育提供资助。

  全市共有特殊教育普通高中班(部)2个,在校生421人,其中聋生194人,盲生227人。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班)3个,在校生)281人,毕业生89人,其中29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我市有67名残疾人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来自全国各地的160名残疾人进入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学习。133名残疾青壮年文盲接受了扫盲教育。

  三、就业

  千方百计促进残疾人就业,就业保障金征收管理新政出台实施,实现资金征收、按比例就业“双增长”。制定支持性就业服务办法,修订岗位补贴和超比例奖励、中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扶持、助残基地扶持政策,残疾人就业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联合中医管理局等4家单位出台盲人医疗按摩政策,盲人就业实现新突破。推动盲人保健按摩机构标识、品牌、形象三统一,行业发展更加规范。着力提升残疾人就业能力,启动实施残疾人职业能力提升计划;3117名残疾人参加我市第四届职业技能大赛暨第八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首次在三个项目实现残健同台竞技,展示了残疾人劳动者的聪明才智。强化新生残疾劳动力就业服务,188名应届残疾人大学生就业服务全覆盖,120名在校残疾人大学生参与“就业助力计划”,50名心智障碍新生劳动力获得支持性就业服务。

  城乡残疾人就业人数为93074人,其中按比例就业31780人,集中就业3939人,个体就业4314人,公益性岗位就业2316人,辅助性就业1179人,16536人从事农业种养加,灵活就业33010人。

  培训盲人保健按摩人员333名、盲人医疗按摩人员125名;保健按摩机构达到473个,医疗按摩机构达到4个;在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中,有3人通过医疗按摩人员初级职称评审。

  四、扶贫

  残疾人扶贫开发成效显著,贫困残疾人生产生活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贫困残疾人得到有效扶持,接受实用技术培训的残疾人达到7188人次。

  残疾人扶贫基地41个,安置1389名残疾人就业,扶持带动1107名残疾人户。

  完成499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各级投入危房资金477.1万元。

  五、社会保障

  扩面提标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10.92万人定期享受生活补助,17.6万人每月享受护理补贴,11.22万人按月领取助残券。下大力气解决残疾人托养难题,将残疾人纳入困境家庭服务对象给予特殊扶助,为2452户享受低保待遇的一户多残、老残一体、重度残疾和失独残疾人家庭开展居家服务,为79名生活困难肢体、智力残疾人提供免费“喘息式”托养,有效解决了残疾人家庭最现实最急迫的问题。

  截至2016年底,城乡残疾居民参加城乡社会养老保险人数达到93062名,参保率96.4%,60岁以下的参保残疾人中有46440名重度残疾人,其中46440名得到了政府的参保扶助,代缴养老保险费比例达到100.0%。有32423名非重度残疾人也享受了全额或部分代缴养老保险费的优惠政策。领取养老金待遇的人数达到8425人。

  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稳步推进,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达到117个,共为1608名残疾人提供了托养服务。其中寄宿制托养服务机构91个;综合性托养服务机构26个。接受居家服务的残疾人达到121543人。全年共有96名托养服务管理和服务人员接受了各级各类专业培训。

  六、宣传文化

  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丰富活跃,“走基层、送文化”项目持续推进,800名残疾人参与第八届北京社区(村)残疾人艺术汇演。组织市残疾人艺术团赴台开展交流巡演,参与《残奥之光——从海德堡到北京》展示活动,特殊艺术魅力更加深入人心。

  市级残疾人专题广播节目1个、电视手语栏目1个,刊播公益广告13个;区级残疾人电视手语栏目3个,刊播公益广告2个。截至2016年底,市区两级公共图书馆设立盲文及盲文有声读物阅览室7个,开展残疾人文化周活动410场次;举办残疾人文化艺术类比赛及展览4次。残疾人艺术团1个。

  七、体育

  里约残奥会我市选手获得金牌5枚,银牌5枚,铜牌4枚,获金牌数创历届境外残奥会新高。在国际残奥越野滑雪世界杯赛上首获女子项目铜牌,实现我国残奥雪上项目在世界大赛上奖牌零的突破,为国家和北京赢得了荣誉,为备战2022年冬残奥会增强了信心,受到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

  建立18个残疾人自强健身示范点,培养健身指导员1600名。启动康复体育进家庭,残疾人群众性体育进一步发展。积极融入2022年冬残奥会筹办大局,组建冰壶队、高山滑雪队、越野滑雪队三支冬季运动队伍,圆满举办全国残疾人冰壶锦标赛。加快普及残疾人群众性冰雪运动,开发室内冰蹴球、旱地冰壶、坐式和立推式模拟冰壶项目,成功举办首届残疾人冰雪运动季系列活动、北京----张家口两地残疾人冰雪趣味运动会、残疾人冰上运动项目“体验日”,更多残疾人感受到了冰雪运动的快乐。

  八、维权

  多渠道弘扬法治意识,与北京电视台合作编播20期法治专题节目、4部微电影,开办微信“微释法”专栏,残疾人依法维权能力进一步提升。畅通残疾人诉求表达渠道,建立远程维权服务平台,拓展12385服务热线功能,残疾人诉求响应效率明显提升。会同市规土委制定《“十三五”期间无障碍环境建设指导意见》,无障碍建设顶层设计和责任分工更加清晰。会同市农委印发《村镇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指南》,将无障碍要求纳入美丽乡村评比。无障碍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帮助1000余名残疾人取得机动车驾驶执照,为聋人提供2000小时法律手语翻译、200余次远程手语服务,为近1万人次实施就医引导、机动轮椅车救援及出行助力等10项个性化服务,投入使用60辆无障碍出租车。强化无障碍监督,1900人次参与推动解决349处无障碍问题,残疾人社会融合障碍进一步消除。

  市、区人大进行《残疾人保障法》执法检查和专题调研2次;市政协进行视察和专题调研1次。开展市级普法宣传教育活动400次,8000人参加;举办市级法律培训班50个,3000人参加。

  截至2016年底,成立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协调机构14个,建立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9个,办理案件112件。

  残疾人参政议政工作稳步开展,各地残联协助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议案、建议、提案9件,办理议案、建议、提案25件。

  无障碍建设法规、标准进一步完善。16个区开展无障碍建设;开展无障碍建设检查76次,无障碍培训3719人次。

  各级残联共处理残疾人群众来信7023件,接待残疾人群众来访7533人次,来电1460通,网上投诉43件。

  九、组织建设

  规范基层组织建设,全市230个街乡、4350个社区(村)残协完成换届,12个区603名专职委员选聘为社工。积极推动温馨家园综合改革,投入1000多万元,试点为90个温馨家园购买专业助残和社会中介服务,依托35家助残社会组织,引入40名专业社工,有效提升温馨家园服务管理能力。建立村级温馨家园50个,7000名农村残疾人就近就便获得服务。

  全市已建区级残联16个,乡镇(街道)残联326个,社区(村)残协5843个。

  全市残联系统实有人员达1274人,乡镇(街道)、村(社区)选聘残疾人专职委员总计6241名,区级残联配备残疾人干部13人。

  建立市级及以下各类残疾人专门协会85个,其中市级专门协会已建5个,区级专门协会已建80,助残社会组织154个。

  十、服务设施

  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得到全面发展。截至2016年底,已竣工并投入使用的各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6个,总建设规模70776平方米,总投资45324万元;已竣工并投入使用的各级残疾人康复设施3个,总建设规模13221平方米,总投资8274万元。

  十一、信息化

  推动建立残疾人工作大数据,圆满完成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数据动态更新,实名制获取了47.2万名持证残疾人、6974个社区(村)动态信息;拓展和完善数据更新机制,与民政、人力社保等7个部门确立18项数据交换清单。“一卡通”应用范围明显扩大,利用卡片提供服务累计超过8000万次,基本实现“一人一卡、依卡服务”。16个区级残联开通网站。



  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                   

  2017年4月21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