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残联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安排

文章来源:办公室   发表时间:2020-10-21 【字体:

  北京市残联执行理事会工作报告

  ——在北京市残联第七届主席团第三次全体会议上

  北京市残联理事长 吴文彦

  (2020年10月21日)


主席、各位副主席、各位委员:

  下面,我代表执行理事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2019年和今年以来工作回顾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视察北京,亲切会见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代表,发表系列重要讲话,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新时代首都残疾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新中国成立70周年激发出广大残疾人朋友的爱国热情,并转化为奋进新时代的强大动力。

  一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首善标准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30多次作出批示指示,分管领导密集调度,为我们做好残疾人工作增添了强大动力。

  一年来,全市残联系统团结一心,社会各界集智聚力,残疾人朋友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与,“大事要事难事”“三个全覆盖”“四个残联”落地见效,康复服务覆盖率达98.4%,残疾人就业率71.5%,“互联网+辅具服务”被评为2019年全市政务服务“十佳案例”、并作为三个中国案例之一入选2020年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首都残疾人工作取得新成效。

  重点做了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对标全市工作大局,全局性重点任务进展顺利

  全力做好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服务保障任务。按照“精精益求精,万万无一失”的要求,配合做好残疾人群众游行,圆满完成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观礼组织任务。扎实开展“学听跟”“党群同心残健共融”专项活动200余场,更加紧密团结残疾人听党话、跟党走。

  牵头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行动。蔡奇书记亲自部署,市委、市政府审议通过《北京市进一步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2019-2021年行动方案》。陈吉宁市长担任组长,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执行组长,34个市级部门、16个区政府均有明确责任清单,聚焦冬奥会冬残奥会场馆周边、四环以内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等3个重点区域,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公共服务场所、信息交流4个重点领域17项重点任务,全面整改无障碍环境建设问题。2019年11月启动以来,召开5次专班会、11次专班办会统筹调度,9224人参与排查,目前10.3万个点位无障碍设施纳入台账管理,经评估需要整改点位7.9万个;目前已解决闲置、占用问题5.5万个,修建、补建、改建点位4.4万个,整改率达94.6%。

  扎实推进2022年冬残奥会备战工作。充分认识主办城市参赛成绩对于冬残奥会举办的特殊意义。为68名冬残奥会项目运动员制定个性化训练保障计划,加强保障,科学训练,28名运动员入选国家集训队,单板滑雪、越野滑雪实现世界大赛奖牌零的突破。组队参加全国第十届残运会取得佳绩,奖牌数、金牌数历届成绩最好,轮椅冰壶队蝉联残运会冠军。举办第三届残疾人冰雪嘉年华,带动近万人次残疾人走出家门,享受冰雪运动的快乐。

  完成营商环境改革任务。落实减税降费要求,配合相关部门修订《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完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会同8部门印发《北京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调整工作保障方案》,最大限度维护残疾人就业权益的同时,减轻企业缴费负担11.3亿元。落实“放管服”改革任务,主责办理31个公共服务事项,证明事项全部取消,办事材料精简65%,办理时限压缩62%,群众办事总体跑动次数压缩到0.23次,办事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

  牵头扶贫协作和支援合作领导小组残疾人工作组任务。坚持把残疾人扶贫协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坚决扛起残疾人工作组职责使命,积极发挥综合统筹、服务决策、动员社会、指导项目、推广经验等五项职能,实施发展产业吸纳一批、通过培训就业一批、设置公益岗稳定一批、公益事业拉动一批、公共服务帮助一批等“五个一批”工程,推出了一批务实管用的措施,温馨家园对口帮扶的“北京经验”得到中国残联领导的批示,2019年实施残疾人帮扶项目142个,惠及残疾人19402人。

  (二)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民生保障持续改善

  康复服务率先实现“三个全覆盖”。康复是残疾人最大、最迫切需求,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纳入全市“七有”“五性”评价指标体系,全年有393440名残疾人得到康复服务,政策全覆盖、服务全覆盖、关爱全覆盖正在实现。发布残疾预防白皮书,15项指标提前达标,被称赞为“体现城市进步和形象的工作”。26.2万名残疾人足不出户享受基本辅具服务,购买辅具像“网购”一样方便。未持证残疾儿童正式纳入康复保障范围,《残疾人康复服务办法(试行)》全面实施,全年2654名残疾儿童和8305名成年人享受专项康复补贴。圆满完成市政府实事项目,10152名残疾人获得个性化、便利化、社会化居家和社区康复服务,增强生活自理和社会参与能力。

  “充分就业”深入实施。按比例就业平稳有序,审核安排残疾人就业用人单位31678家,残疾人就业87751人,同比分别增长14%、12%。党政机关定向招录残疾人取得历史性突破,2019年18名残疾人成为公务员,2020年市区党政机关再拿出20个定向招录岗位。残疾大学生就业获得一对一跟踪指导,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帮扶性就业获点赞,新建帮扶性就业基地206个,智力、精神、重度肢体等3415名就业困难残疾人实现就业,人均月工资2500元。组织残疾人专场招聘会98场,年度培训6500余人次,第六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暨第三届全国残疾人展能节取得近年最好成绩,1.85万名残疾人获得自主创业扶持和自主创业就业社会保险补贴,更多残疾人融入社会实现价值。

  融合教育持续推进。认真落实市政府重要民生实事项目,为1051名各学龄段残疾学生提供康复、辅具、助学补贴等助学服务,并建立“一人一案”学业、职业生涯追踪;为263名学龄前残疾儿童发放彩票公益金助学补贴;为3656名残疾儿童、2600名教师送去节日慰问和关怀。2019年,3-6岁特殊儿童入园率提高11.6个百分点,义务教育入学率99%以上,公立高中接收残疾学生人数增加近2倍。177名残疾学生顺利参加高考、录取率达90.4%,其中141名进入普通院校就读,占残疾考生总数的88%,融合教育成果逐步显现。

  社会保障更加精准。制定《北京市困难残疾人“一人一案”精准帮扶实施方案》,对一户多残、老残一体、孤残重残、多重残疾等特殊困难残疾人家庭,开展精准化、精细化帮扶。健全临时救助制度,对家庭成员有重度残疾的困境家庭申请支出型临时救助的,给予上浮10%救助帮扶。牵头制定《北京市农村危房改造和新一轮山区农民搬迁残疾人家庭补助办法》,进一步解决农村残疾人家庭劳动力不足、投工投料能力弱、自我喘息恢复能力差等困难。加大重度残疾人家庭市场租房补贴力度,符合条件的提高一档补贴比例。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制度,显著提高重度残疾老人护理补贴标准。积极推动残疾人托养,9688名残疾人享受政府购买居家养护照料服务,90名残疾人享受喘息式托养服务。累计投入11.6亿元发放“两项补贴”,惠及32万余人,困难残疾人获得可靠兜底保障。

  (三)广泛凝聚社会力量,扶残助残氛围更加浓厚

  关心关爱残疾人氛围浓厚。贯彻落实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及蔡奇书记接见我市受表彰代表的讲话精神,组建北京市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事迹报告团,进机关、进学校、进军营、进企业、进社区开展宣讲活动,受众5000余人次。自强模范充分挖掘潜能,助残先进践行“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善举,把荣誉化作前行的动力,攻坚克难、向上奋斗。借势借力做好残疾人事业宣传,新闻报道8343条,残疾人事业成为展示首都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文化惠民丰富多彩,培养一批群众文艺骨干,“走基层、送文化”和新起航传统文化服务项目向远郊区、低收入地区倾斜,惠及1.7万余人次,展示了残疾人群体的文化自信和励志精神。

  权益保障更加充分。全面推进法治残联建设,建立健全残联与相关部门的沟通机制和协商渠道,推荐残疾人代表建言《政府工作报告》,及时对《街道办事处条例》等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提出意见建议,不断拓宽残疾人及亲友参与立法和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渠道。统筹做好重大活动和敏感时期残疾人群体安全稳定工作,主动上门服务,全市未出现重大信访事件,信访满意率保持在90%以上。持续扩大法律服务范围,率先实现公证惠残优惠服务全覆盖,继续开展社区村“庭院式”法律服务活动514场次,代理残疾人法律救助案件93件,挽回经济损失近千万元。

  社会领域治理建设不断加强。173个购买服务项目顺利实施,助残服务常态化、规范化、品牌化。积极推动助残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中国狮子联会北京代表处圆满换届,基金会公益透明指数继续保持全国并列第一,荣获“2019年中基透明指数FTI满分基金会自律透明奖”。实施26个公益项目,筹集款物2178.55万元人民币,提供助残等公益服务3.7万小时,惠及残疾人14.4万人次,公益慈善影响力不断提升。

  (四)全面推进自身改革,残联组织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主题教育成效明显。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先后召开16次会议,做到整体有计划、月月有安排、周周有举措。着力加强调查研究,围绕残疾人事业发展重点难点,会领导带头“四不两直”分赴基层专题调研、形成8个领域对策建议。紧扣中央和市委专项整治任务,深入分析12345热线反映诉求和调查研究掌握情况,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纪律和制度建设6个方面逐一检视问题,完成80项整改任务。

  基层基础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经市委深改委会议审议同意,《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改革方案》印发实施。围绕强“三性”、去“四化”,着力推进组织改革和服务创新,74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16个区和燕山残联改革全面实施,东城等6个区承担全国基层改革试点任务。出台专门协会改革专项方案,各协会围绕重点工作加强调研论证、提出意见建议,积极参与执行理事会重大决策研究,代表、服务、维权、监督作用明显增强。完善四级联动的基本公共服务网络,市职康中心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区职康中心增至13家。会同9个市级部门出台《温馨家园建设实施方案》,6家温馨家园落地回天地区。61个温馨家园与养老驿站、卫生服务中心实现融合共建,提高服务设施使用效率。落实“一人一村一社区一家园”制度,市残联72名机关干部、266名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全部与残疾人结对子,市、区、街乡残联系统党员干部平均每月600余次深入基层一线,做到真实了解、真心融入、真情服务。坚决落实“基层减负年”部署,文件、会议减少30%;取消所有社区填写纸质表格,以数据共享为主完成52.5万名残疾人服务状况和需求更新,为7万多名特殊困难残疾人提供一人一案式精准服务。

  智慧残联实现“应上尽上”。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加快推进智慧残联建设。全面梳理残疾人数据,建立53万残疾人的电子档案。拓宽数据采集渠道,与13个单位约6.5亿条数据实现共享。整合“残疾人服务管理平台”,更新残疾人服务资源库,丰富办事服务渠道,既能线下“面对面”、又能线上“键对键”。

  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加强。深入贯彻中央和市委全面从严治党决策部署,在市纪委市监委驻市民政局纪检监察组的监督、指导和支持下,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将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市残联机关新增党建工作部和机关纪委机构,充实党建工作力量。大力推动党的工作向基层服务阵地延伸,73个温馨家园探索开展党的建设,262个助残社会组织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党建引领作用明显增强。深入推动廉洁残联建设,加强重大工程、服务项目全程审计,有效防范廉政风险。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积极稳妥推进职级套改,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主席、各位副主席、各位委员:

  基层是落实残疾人工作的主体。2019年,各区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紧密结合区域优势,持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抓大事要事,不折不扣完成重点任务。东城区率先出台区残联改革方案,在“接诉即办”改革中创造性建立“十步工作法”。昌平区圆满完成回天地区温馨家园建设任务,“御笔坊毛笔制作项目”带动150名建档立卡户残疾人脱贫。延庆区将健康服务、康复咨询、训练指导等康复项目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在全局性重点工作中同步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大兴区联合区妇幼保健院在临空经济区建设儿童康复园分园,区儿童康复园被市总工会和市科委评为“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二是抓融合发展,各区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残疾人。西城区积极利用“疏整促”腾退空间建立集残疾人辅助器具产品展示、寄存和租赁功能于一体的“残障用品爱心仓”,让更多残疾人分享城市更新的成果。通州区建立全市首家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直接安置和辐射带动150余名残疾人就业。门头沟区康复服务覆盖率从2018年的28%提升至2019年的99.8%。房山区出版全市首个区级《残疾人事业志》,打造“同在阳光下”文化品牌。朝阳区被中国残联、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残疾人体育先进单位”。三是抓提质增效,服务残疾人能力水平明显提升。顺义区开展“阿里巴巴云客服”居家就业培训项目和“我在内蒙有只羊”对口帮扶项目。密云区依托32个村级温馨家园,就近就便为3558名山区困难残疾人提供助餐、理发、家政、体检等精准服务。石景山区为因病致贫残疾人发放一次性救助金、困难残疾人居家服务满意度达到97.5%。燕山地区根据需求调查数据精准设计服务项目14个、惠及2.45万人次。四是抓自身改革,基层工作和作风建设更加扎实。怀柔区全部干部组成65个小组深入319个村(社区),对15665人次进行“一卡通”资金发放情况核查以及政策宣讲。平谷区机关干部全部下沉基层、全年共入户5000余人次。海淀区发起党员志愿服务项目17个、服务残疾人群体1618人次。丰台区专门协会“学听跟”活动富有特色,在京津冀协会工作交流会上推广经验。

  各位委员,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各级残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全力以赴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严格落实“四方责任”,第一时间细化22项应急措施,制定有针对性的防疫指引,全市1068家残疾人服务机构落实封闭式管理,实现“零感染”。及时反映需求,70534名特殊困难残疾人纳入社区防控统一保障,联合四部门出台应对疫情影响专门政策,19条举措帮扶困难残疾人和残疾人服务机构共渡难关,7300名特殊困难残疾人落实包保联系人,我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在全国率先配备手语翻译。各级残联干部下沉一线、靠前服务,全市残疾人朋友识大体、讲大局,认真做好自身防护,千方百计克服困难,有的还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支持疫情防控。在此,我代表执行理事会向广大基层工作者、广大残疾人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您们及其家人致以诚挚的慰问!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残疾人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广大残疾人的生活境况仍面临不少困难,残联组织机关化、行政化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基层组织和服务平台建设还不够扎实,必须在下一步工作中着力加以解决。

  二、今年工作总体要求和下一阶段主要安排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收官之年,本来就有不少硬仗要打,再叠加疫情影响,任务更加繁重。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残疾人工作,突出抓住“担当”“夯实”“融入”三个关键词,努力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一要担当责任,凡是主责主业,不避责、主动担当;凡是党和政府交办的重点工作,不退缩、勇于担当,积极融入首都现代化治理体系,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特点和优势,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二要夯实基础,坚持立足基层、扎根残疾人,按照“三个全覆盖”要求,着力加强以社区(村)残协为重点的基层建设,更好发挥各专门协会作用,打造残疾人找得到、靠得住、离不开的基层残疾人组织;精心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努力实现残疾人事业现代化进程良好开局。三要融入大局,始终在全市工作大局中思考和谋划残疾人事业发展,找准结合点、做实发力点、突出关键点,补短板、扬优势、提质量,推动残疾人事业与首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建设大国之都、首善之都、宜居之都,建设更具人文关怀和温度的城市作出应有贡献。

  2020年北京市残联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和对残疾人事业重要论述,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残疾人工作,在疫情常态化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总要求,将“担当”“夯实”“融入”三个关键词贯穿始终,继续深化“四个残联”建设,全面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行动方案,推动健全残疾人帮扶制度,大力提升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将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作出新贡献。

  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如期完成残疾人小康目标任务,努力增强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圆满完成政府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加快补齐残疾人民生领域短板弱项,确保残疾人小康进程指标任务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高质量完成东西扶贫协作任务。深入实施《关于做好东西部贫困残疾人扶贫协作工作的实施意见》,切实履行残疾人工作组牵头职责,更加精准对接残疾人需求和受援地区实际特色,进一步夯实扶贫协作机制。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持续推进“五个一批”举措,助力受援地贫困残疾人全部脱贫,为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兜牢残疾人民生保障底线。扎实落实应对疫情影响19项措施,防止残疾人因疫情返贫致困。进一步加强残疾人照护服务,将符合条件的一户多残、以老养残等特殊困难家庭纳入机构托养补贴范围。完善喘息式托养服务项目,指导各区因地制宜开展居家安养服务。聚焦低收入残疾人农户,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数据比对和综合施策,确保残疾人农户现行标准下如期“脱低”,农村困难残疾人家庭危房“应改尽改”。认真落实困难残疾人精准帮扶,解决残疾人基本保障、康复、助学、就业、托养、居家环境无障碍改造等方面的突出困难,建立完善帮扶台账,把雪中送炭落到实处。

  全力稳定和促进残疾人就业。按照“六稳六保”部署要求,加强部门协同、市区联动,实施残疾人就业状况动态监测和月报制度,紧抓稳就业保就业各项工作落实,确保残疾人就业态势稳定。加强残疾人就业和残保金相关政策宣传解读,更好发挥残保金制度促进就业作用。调整完善就业审核办法,加强对劳务派遣的动态监控,支持用人单位稳定残疾人就业。继续推进党政机关预留岗位定向招录残疾人,推动市属国企和国有控股企业帮扶残疾人就业,做好跟踪支持服务。研究完善困难残疾人就业兜底帮扶机制。加强自主创业就业补贴政策宣传落实。规范残疾人职业培训管理,为7000人次残疾人提供免费职业培训。

  加强残疾预防与康复服务。发布《2019年度北京市残疾预防工作报告》,推动残疾预防行动计划和综合试验区创建圆满收官。持续推动康复服务人群覆盖,成人康复和辅具服务覆盖率达到90%以上。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办法》《0-6岁儿童残疾筛查管理办法》,力争残疾儿童康复覆盖率达100%。推动康复服务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进一步充实基本康复服务项目,为2.5万名残疾人提供居家康复培训。稳妥推进《北京市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管理办法(试行)》落实。研究开展组合定制评估,完善辅具服务链条。完善康复服务标准体系,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加强服务质量监督,促进康复机构规范管理。

  完善融合教育保障机制。配合教育部门全面落实二期融合教育提升计划,切实保障残疾人平等受教育权益。多措并举增加学前教育康复学位。推动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评估制度落实,建立特殊需要学生安置鉴定机制。积极转化非教育辅助性服务试点成果,与教育部门共同建立北京市特殊教育资源网,为残疾儿童少年施行“一人一案”融合教育支持。发挥首都职业教育资源优势,支持职业教育学校开展残疾人融合教育,推动高中阶段职业教育点的整体布局和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设置。支持市属高校和融合教育学校无障碍环境改造。建立残疾人大学生人才资源库,加强残疾人人才培养。

  加快推进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定期更新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目录。更好发挥残疾人专职委员作用,进一步完善需求采集和服务响应常态化机制。规范政府购买助残服务,推动购买服务项目向基层延伸,加大社区助残社会组织、残疾人自组织和志愿助残服务组织培育力度。优化残疾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残疾人服务事项“应上必上”互联网,圆满完成智慧残联收官年任务。试点在温馨家园布设智能终端,打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

  (二)全面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行动方案,提升“首善有爱,环境无碍”城市文明

  认真履行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专班办公室职责,完成重点区域、重点领域无障碍设施突出问题整改,探索无障碍预约服务。强化依法治理,推动修订《北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和管理条例》,完善无障碍设施纳入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和网格化管理机制。强化源头治理,探索新(改、扩)建工程无障碍设施设计和验收管理机制,严格控制问题“增量”。强化社会共治,健全无障碍监督员队伍,完善与12345市民服务热线联动机制,发挥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志愿者、社会组织等方面作用,形成监督合力;加强无障碍专家委员会建设,提升整改科学性、专业性。强化示范引领,打造无障碍建设精品工程。落实《残疾人居家无障碍改造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让更多残疾人居家生活安全、自主。

  (三)主动服务冬残奥会筹办,营造新时代残疾人事业发展良好环境

  全面落实《北京市残联冬残奥行动计划》,主动对接北京冬奥组委和中国残联要求,以主人翁的姿态,系统谋划,精心准备,为举办一届精彩、卓越、非凡冬残奥会做出贡献。

  加快提升冰雪运动竞技水平。加强冬残奥运动员队伍建设,合理调整队伍规模,提高科学训练水平。加快推动气膜式冰壶冰球馆建设,解决常态化训练场地问题。视情组队参加国内外赛事,以赛代训、锻炼队伍,积累大赛经验。认真备战第十一届全国残运会,突出冬季项目和优势项目,强化“一人一案”、“一队一案”集中训练,争创佳绩。

  持续推广群众性冬季运动。举办残疾人冰雪文化体育节,组织开展群众性冰雪运动项目展示交流系列活动和首届全市残疾人旱地冰壶比赛,培育具有首都特色的残疾人冬季运动品牌项目,带动1万名残疾人参与冰雪健身运动。组织指导各区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推动残疾人冰雪运动进社区。

  高标准推进冬残奥展示项目落地。切实扛起“北京2022年冬奥会对外接待展示窗口单位”职责,高质量推进市残疾人职康托养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强市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市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市残疾人文化体育指导中心建设,展示人文形象和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研究制定迎冬奥示范温馨家园标准,创建20个温馨家园示范窗口。以东城、朝阳、延庆区为重点,指导支持各区创建残疾人健身示范街(乡)和社区(村)。

  营造关心关爱残疾人浓厚氛围。打造“爱满京华”宣传品牌,开辟固定电视宣传栏目,宣传“平等、融合、共享、阳光”理念和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传递党和政府的温暖。大力扶持残疾人文创产业发展和特殊艺术人才培养,积极打造残疾人文化品牌。实施文化精品工程,举办第十届北京社区(村)残疾人艺术汇演,开展“翰墨情深乡村行”活动,推出一批具有北京特色、群众喜爱的艺术精品。开展京张助残志愿者联合培训,组织迎冬奥系列助残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壮大助残志愿者队伍。持续深化公益助残品牌建设,凝聚更多公益慈善资源。

  (四)下大力气加强制度建设,依法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持续推进法治残联建设,以牵头编制“十四五”规划和加强制度建设管理为重点,以提升残疾人维权服务水平为目标,进一步提高残疾人权益保障法治化水平。

  精心编制“十四五”规划。更好发挥市政府残工委办公室作用,牵头开展“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和“十四五”规划编制,推动残疾人事业进一步融入首都改革发展大局。对标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新一版城市总规,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坚持首善标准,提升规划编制质量。

  加强法规政策建设。配合做好残疾人社会保障国家立法工作,完善残疾人事业法治体系。制定市残联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办法,全面梳理评估现有政策,研究立、废、改清单。严格落实政务改革要求,进一步减时限、减跑动、减材料,优化办理体验。探索建立残疾人事业核心指标体系,深化数据共享和应用。

  深入开展法律维权服务。推动完善残疾人司法救助、法律援助制度,开展100场市级残疾人庭院式普法活动。提升服务保障水平,更好支持残疾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事议事。探索无障碍出租车补贴新模式,推动盲人刷卡免费乘坐地铁,继续实施机动轮椅车救援服务。加强舆情监测和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理直气壮发声、积极主动维权,维护残疾人群体和谐稳定。

  (五)持续深化残联改革和建设,推动残疾人事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深化主题教育和残联改革成果,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大抓基层导向,将残联建设成为残疾人之家,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以服务群众的实效检验初心使命。

  进一步夯实基层建设。落实《温馨家园建设实施方案》,推进温馨家园向社区、村覆盖延伸。建立温馨家园建设和服务规范,运用信息化方式完善运行和监管机制,推动温馨家园实起来、活起来、强起来。修订完善专职委员管理办法,明确职责定位,优化素质结构,规范相关待遇。加强社区(村)残疾人协会建设,更广泛联系和覆盖残疾人。

  完善残疾人工作机制。持续推进“接诉即办”改革,探索建立上下联动、协调推动工作机制,着力解决好残疾人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发挥市政府残工委综合协调作用,推动重大问题研究解决。落实残疾人专门协会改革措施,加强各级专门协会组织建设、能力建设,活跃协会工作。

  持之以恒全面从严治党。深化“学听跟”教育活动,进一步做实做细温馨家园、专门协会和助残社会组织等党建工作,更好团结带领残疾人听党话、跟党走。自觉接受市纪委市监委驻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纪检监察组监督,认真抓好市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严格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将管党治党不断引向深入。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化落实“四个一”联系点制度,促进残联干部不断与残疾人融在一起。

  各位委员,非常之年需非常之举。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将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残疾人事业发展主线贯穿始终,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首都改革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