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北京市残疾人事业统计分析报告

  发表时间:2008-06-01 【字体:

  2007年是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筹办决战之年,是实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我市残疾人工作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残疾人就业、康复和社会保障等重点难点工作取得新突破,各项业务工作取得新进展,残疾人状况加快改善,残疾人群体保持稳定,全社会扶残助残的良好环境进一步形成,为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为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康复

  社区康复工作全面推进。全市开展康复服务的社区达到4396个,占全部社区总数的78.7%,社区康复协调员达6383人,是上年的3.1倍,其中本年新增社区康复协调员4348人。已建社区康复站的社区累计达3103个,其中本年新建社区康复站的社区1080个,已为301544人建立了社区康复服务档案,接受社区康复服务的残疾人累计达239973人,本年新增65345人。全年施行白内障复明手术28562例,比上年增长2.6%;其中,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1911例,比上年下降4.8%。为306名低视力患者配戴了助视器,比上年下降13.3%,培训儿童家长168名,比上年下降48.5%;对150名盲人进行了定向行走训练,是上年的2.5倍;新收训听障儿童201人,比上年下降16.6%,其中,机构训练144人,比上年下降10.6%,家庭训练57人,比上年下降28.8%,培训聋儿家长223人,比上年增长51.7%。培训专业人员130人,比上年下降18.8%。聋儿经语言训练后,有41人入普通小学、41人入普通幼儿园学习,入普幼、普小率继续保持在60%,比“十五”平均水平提高4个百分点。2007年听力语言康复机构累计达到16个。他们除全部具有听力语言训练功能外,7个同时具有社区指导和成年听力语言康复服务功能,8个同时具有助听器验配、人工耳蜗康复训练功能。在听力语言康复机构工作的专业人员中,教师169人、医技23人、管理人员24人,专业人员数量和素质均有所提高。全年供应辅助器具84704件,比上年增长1倍。免费发放辅助器具50327件,是去年同期的3.5倍。9425名肢残患者得到了以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为主的功能训练,比上年增长89%;对180名肢体残疾儿童开展运动功能、姿势矫正、语言交往、生活活动四方面的康复训练,比上年下降18.9%;9245名肢体残疾人在家庭和社区得到了康复训练,比上年增长94.1%。对555名贫困智力残疾儿童进行了康复训练,比上年增长19.4%。其中机构训练439人,比上年增长13.4%,社区和家庭训练116人,比上年增长48.7%。培训智残儿童家长456人,比上年增长16%。大力推广“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精神病防治与康复工作模式,精神病人监护率达到94.39%,比上年下降0.24个百分点。显好率83.93%,比上年上升2.67个百分点,社会参与率73.94%,比上年上升2.74个百分点。

  (二)教育

  2007年,在校接受教育的残疾学生为6743人,比上年的6217人增长8.5%。其中,在特教学校、特教班就读的学生为2769人,比上年增长10.5%,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为3974人,比上年增长7. 1%。被高等特教学院录取27人。达到普通高等学校录取分数线的残疾学生105人,录取101人,录取率96.2%,比上年高1.3个百分点。接受职业技术培训的残疾人达11879人次,比上年增长88.3%,其中,城镇7143人次,比上年增长97.4%,农村4736人次,比上年增长76%,2431人次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比上年增长23.8%。接受职业技术培训和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残疾人大幅度增长,当是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决定教育结构调整的结果。

  (三)就业

  通过多种形式全年安排3872名城镇残疾人就业,比上年增长2.8%。其中,集中就业安排635人,比上年下降14.8%,按比例就业新安排2111人,比上年增长51.2%,个体及其他形式就业1126人,比上年下降30.8%。到2007年末,全市在业残疾人达到109618人,比上年增长18.5%。其中城镇残疾人就业64397人,农村残疾人就业45221人,分别比上年增长21.5%和14.5%。在城镇就业残疾人中,集中就业6815人,按比例就业45425人,个体及其他形式就业12157人。三种形式就业的残疾人占就业残疾人总数的比例分别为:集中就业占10.6%,按比例就业占70.5%,个体及其他形式就业占18.9%。显而易见,按比例就业已成为残疾人就业的主要途径。在农村的就业残疾人中,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30723人,占67. 9%,从事其他形式劳动的14498人,占32.1%。

  全年共对5403名城镇残疾人进行了职业培训,比上年增长61.2%;对4402名农村残疾人进行了实用技术培训,比上年增长1倍强。接受职业培训的城镇残疾人和接受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农村残疾人大幅度增加,主要得益于市残疾人体育训练和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落成投入使用后,培训能力和培训水平均大大提高,使残疾人有更多机会接受各种培训。全市实际登记失业残疾人2287人,比上年下降18.1%。其中本年度新登记失业957人,上年结转1330人,分别比上年下降23.1%和14.1%。


  (四)扶贫

  2007年,扶持贫困残疾人3787人,比上年下降12.7%。投入经费96.7万元对贫困残疾人进行实用技术培训2893人次,培训经费和培训人数分别比上年增长48.5%和79.7%。享受优惠政策的贫困残疾人22148人,比上年增长1.8倍,与贫困残疾人结对帮扶的单位达2166个,个人4378人,帮扶物资折款及资金投入14158332元,比上年增长2.4倍。全市残疾人扶贫基地从上年的18个增加到32个,增长77.8%,投入资金778万元,安排和扶持贫困残疾人2172人,分别比上年增长98%和64.4%。市和区县投入资金488.4万元,社会捐助资金及物资折款126.49万元,残疾人家庭投入资金567.56万元,为405户农村残疾人进行危房改造,受益贫困残疾人达到507人。


  (五)宣传文体

  全年共举办残疾人事业展览82次,与上年持平。举办残疾人文化艺术类比赛及展览68次,比上年增长65.9%。其中,市级举办19次,比上年增长26.7%,区县举办49次,比上年增长88.5%。基层残疾人体育活动更加活跃。各区县残疾人体育活动场所由上年的136处增加到本年的219处,增长61%,举办残疾人体育比赛97次,比上年增长22.8%,区县残疾人体育基地49个,比上年增长96%。区县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在编人员57人,是上年的3.35倍,相对稳定的教练员达到145人,是上年的2.6倍。

  (六)维权

  加强调查研究,制定出台政策文件实现了新突破。全年共制定残疾人权益保障的政策文件17个。其中,市残联出台的政策文件由2006年的1个增加到2007年的9个,区县残联出台的政策文件由2006年的3个增加到2007年的8个。残工委组织的专项检查由上年的23次增加到本年的46次。其中,市政府残工委的专项检查由上年的3次增加到本年的13次,区县政府残工委的专项检查由上年的20次增加到本年的33次。参加市和区县举办的法制宣传教育的残疾人,达到4427人,比上年增长77.9%。举办法律工作者培训班19个,参加人数1603人,比上年增长1.5倍。市和区县的19个残疾人法律援助(服务)中心办理案件130件,比上年增长26.2%。40个市级残疾人维权示范岗和165个区县级维权示范岗共为残疾人的579件案件提供了法律援助。积极争取市高级法院、市检察院出台优惠残疾人的政策,推动扩大残疾人享受法律援助范围。共办理残疾人各种形式信访事项3.8万人次,其中,残疾人来信、来访7690人次,为残疾人提供法律咨询、代书、调解、代理2389件次,对侵害残疾人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件进行依法维权,维护了残疾合法权益,确保了残疾人群体稳定。

  (七)组织建设

  基层残联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市各级残联实有人员1542人,比上年增长28.8%,其中,区县、乡镇两级残疾人工作者数达到1295人,比上年增长31.3%。市、区县残联共举办干部综合培训班125期,培训干部9283人次,残疾人工作者素质和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已建立村残疾人协会2876个,社区残协2000个,残疾人的实际困难在村和社区得到了更加及时有效的解决,残疾人在基层更加活跃。

  (八)综合服务设施

  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北京市残疾人体育训练和职业技能培训中心、门头沟区残疾人活动中心投入使用,新增建筑面积38620.92平方米。到2007年末,已投入使用的市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达到5个,53877.72平方米,区县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达19个,49144.35平方米,市、区县合计,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达24个,103022.07平方米,极大改善了残疾人学习培训、文体活动、康复训练的条件,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


  从2007年残疾人事业年报数据反映的情况看,我市残疾人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残疾人工作发展不平衡;基层和基础工作仍然比较薄弱;残疾人生活水平与社会平均生活水平的差距还很大,农村残疾人生活还很困难;残疾人在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分享到: